快速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研究成果>>正文

常顺利|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发布日期:2024-07-19 19:33  作者:  点击:

【摘要】“九个坚持”是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也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理论体系的基本命题。“九个坚持”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保证、根本任务、根本战略、根本方向、根本道路、根本价值追求、根本动力、根本使命、根本依靠,是主题明确、主线清晰、有逻辑起点和归宿的命题系统。“九个坚持”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理论的“九个根本”。这九个方面的“坚持”意涵深刻,分别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又相辅相成,使得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构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九个坚持;理论体系;核心要义;基本命题

引 言

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高度凝练为“九个坚持”,即“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1]。“九个坚持”是我们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1],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核心实质,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指导与科学的行动指南。“九个坚持”是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作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一般理论体系的规定形式,即“各种概念、命题、判断和思路构成逻辑完整、功能耦合的体系”[2]。其中,“命题是概念的联结,但不局限于概念的联结,它还包含对概念性质及其现象的真假判断……命题建构是形成科学理论的基础”[3]。就科学理论的形式而言,“九个坚持”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中系列概念范畴联结之后的判断性表达。就内容而言,“九个坚持”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是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支柱,具有价值引领和方向设定的功能。可以说,“九个坚持”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理论体系的基本命题。深入探究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学理意蕴,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建构,需要从命题系统的角度深入学习和准确把握“九个坚持”的核心理念与精神要旨。

一、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期教育建设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百余年来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中总结的根本经验,是应该代代相承的基因特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指挥枪的建军原则保证了人民军队的纯洁性,为我党领导中国人民抗击外辱、赢得人民民主与解放斗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后,党继续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坚强的领导核心。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定海神针。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改革开放成功经验时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4]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作为“九个坚持”之首被习近平总书记提出[1]。可以说,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党在革命性锻造中的历史总结,是我国教育领导权理论的历史逻辑。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指导下开展工作,这是我国教育领导权理论的实践逻辑。真正的哲学绝非脱离实际的空想,而是扎根于时代的土壤,汲取着时代的养分,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深刻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真理性理论,是在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不断中国化与时代化的理论体系,是新时代精神的精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5]可以说,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以系统的眼光观察教育世界与整个客观世界的关系;坚持以辩证思维分析教育现实中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把握矛盾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坚持以全面的视角分析教育治理中的结构性问题,做到总揽全局,标本兼治。

总之,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明确了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领导主体,从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两个方面深刻阐明了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期教育建设的根本保证。从时间尺度上来看,过去百年的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才能充分发挥教育发展的效能。展望未来,只有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领导领域来看,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全过程、系统化领导。

二、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明确了新时期教育建设的根本任务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明确了新时期教育建设的根本任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从历史定位、科学定位、价值定位三个维度回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1]这一教育根本问题,明确了新时期教育建设的根本任务。

首先,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明确了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定位。“重教尚学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优良传统”[6],而立德修身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内容。中国传统教育具有“身心合一”的实践品格,以“良心”“良知”为核心凸显人生价值的内在超越性,又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相互契合[7]。可以说,中华文明是立德树人的丰厚养料。同时,立德树人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最好方式。

其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明确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8]的科学定位。“为谁培养人”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方式,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目标指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8]则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是为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培养甘心奉献的后继者与接班人。截至2023年,我国有2.91亿在校生,他们将来能否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取决于各级各类学校是否“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9]

再次,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明确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8]的价值定位。读书改变命运是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信仰。这里面固然包含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功利追求,但更多的则是“为生民立命”“继绝学”“开太平”的德性追求。总之,教育成为了中国人心目中通向幸福之路的攀登道与终南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10]因此,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8]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广大青年人才铺就实现青春理想、献身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桥梁。

综上,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论述目标体系的逻辑起点。一方面,它深刻阐释了立德树人与中华文明(尤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提出要以中华传统文化厚植受教育者德性之基、理想信念之基,又要以教育系统为渠道传承中华五千年璀璨文明;另一方面,它明确指出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8]为根本目标,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8]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教育,明确了到底要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

三、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明确了新时期教育建设的根本战略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1],突破了以往将教育视为国家各项事业发展“首要位置”的定位,为科教事业提升了发展的优先序列。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章进行布局,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6]。2023年,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主题[6],对建设教育强国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可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建设的根本战略。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提出,与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直接相关。首先,习近平总书记从事关人类未来的角度论述了教育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他指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11]人类知识的传递、人类理智边界的开拓、人类运用知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都需要教育来塑造。可以说,教育不仅在培养世界各国青年国际理解和合作能力方面举足轻重,而且为世界人民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搭建桥梁。其次,从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角度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6]例如,14-16世纪,意大利不仅是地中海贸易的中心,也诞生了最早的一批中世纪大学;17-18世纪,英国不仅开始崛起为日后的日不落帝国,国内的科学教育运动和绅士教育理念更是影响至今;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法国不仅成为启蒙运动和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中心,而且其教育管理体制与大学模式也开始产生世界性影响;19-20世纪初,德国不仅在极短的时间内从一个刚刚统一的民族国家崛起为世界前列的工业强国,还诞生了世界第一所现代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今,美国不仅逐渐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强国,也是无可争议的世界教育中心。当前,全球创新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呈现由欧美地区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12]。我国要抓住历史机遇,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成为下一个世界教育中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后,从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教育先行战略本是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战略行动,其基本假设是教育红利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多有论述。他曾指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13]

综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论述来源于历史经验与中国教育改革的具体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定位,不仅免除了教育工作者的后顾之忧,激发了教育改革动力与创造力,更是为新时代我国教育工作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四、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新时期教育建设的根本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教育应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提出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教育“四为服务”的论断,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4]虽然,教育“四为服务”理念首次提出是专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问题,但它却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内涵的最好诠释,也是对整个教育领域的基本要求。

教育“四为服务”论断明确了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要坚持办社会主义教育,这是对党的教育方针和我国办学性质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首先,教育“四为服务”论断将教育“为人民服务”[14]置于首位,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至上”[8]的治国理念;其次,教育“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14]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8]的教育根本目标相契合;再次,教育“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14]明确了教育应该举什么旗的问题;最后,教育“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4]既指明了教育发展的现实目的,也提出了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即教育要积极改革创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从以下几点着力:一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发挥课堂主渠道功能的关键。长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各大中小学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中心工作来抓,从娃娃到青少年思政课的开设要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要体现科学性和政治性的统一;二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教育全体师生。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教育领域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教育具体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三是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15]

五、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新时期教育建设的根本道理

2014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等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9]。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办学思想、发展模式与评价体系等方面受西方影响。许多人错误地认为西方大学形成的文化传统具有“普世价值”,西方大学发展的成功经验与评价体系可以全盘移植。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打破了高等教育发展只能是西方大学翻版的思想禁锢,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之路。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1],这意味着“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论述已超越高等教育领域成为整个教育领域的基本遵循。

落实“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主张,要坚持以下几点选择:其一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处理好“中西”“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的关系。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体系。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中国教育文化传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紧贴时代需求,面向未来,坚守教育的人民底色,打造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支撑体系;其二是以求真务实为原则确保教育顶层设计的科学性,不断提高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16]。因此,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对教育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教育领域大兴调查研究是落实求真务实工作原则的科学手段;其三是坚持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以扩大开放打造世界一流水平教育体系。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也不意味着盲目排外。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然成为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而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之一就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这对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领域要对内勇于改革创新,构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对外依然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并积极进行中国化改造,以高质量彰显中国教育的品牌效益。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是新时期教育建设的根本价值追求

2018年5月,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17]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就是“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可以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根本价值追求。具体而言,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要以人民满意作为衡量教育改革成败的根本尺度。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以教育改革回应人民对通过教育实现美好人生的愿望与诉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教育的诉求开始由培养学业成绩好的孩子转向培养具有幸福生活能力的人。这就要求教育改革要破除教育中的优绩主义导向,更加重视孩子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就是要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新时代教育事业已然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然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我们要坚持教育的普惠性与公益性原则,促进教育从基本公平走向优质公平[18]。一是要加强区域之间的教育诸元素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要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二是要大力发展教育数字化,弥合区域之间、校际之间、个体之间的数字鸿沟,使全国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三是巩固和发展“双减”成果,避免教育产业化运营,坚守教育的初心。

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要凸显人民在教育改革创新中的主体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凸显人民在教育改革创新中的主体性既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民主化的关键举措。具体而言,一是教育理论创新和发展要扎根人民的生活实际,扎根中国具体的教育实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就是扎根中国人民生活实践,通过晓庄师范和山海工学团的教育实践,扬弃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教育理论提出的。我们要学习陶行知先生做学问的方式,发动人民参与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生动的教育改革实践进行教育理论创新;二是要推动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民主化,建立教育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目前,我国教育实施者主要是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教育潜力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释放,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还未完善。这些问题的解决亟需建立教育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三是坚持和完善教育政策的民意征求机制,“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19]

七、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是新时期教育建设的根本动力

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关于如何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三个不能变”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原则,即“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不能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能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20]。改革路上,坚持“三个不能变”既可以避免走上因循守旧的老路,又可以避免走上改弦更张的邪路,是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真理性光辉。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根本保证。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证明,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教育领域全面改革方向明、思路清、步伐稳的关键。进入新时代,人民对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有了更多的期待,这就更需要中国共产党作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来稳步推进教育改革。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推进国家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21]相应地,我国教育治理体系也是“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如1985年,为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提出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22]。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提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23]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以破“五唯”带动的教育评价改革正在稳定推进,以理顺“管、办、评”关系的教育体制改革也初见成效,教育支撑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功能显著提升。可以说,教育改革整体上已经进入了“全面施工内部装修”阶段[24]

八、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是新时期教育建设的根本使命

首先,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对教育在国家诸系统中地位的重新定位,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1]的鲜明注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基本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发展。马克思从感性活动着的“现实的个人”出发,基于客观历史规律的把握,将共产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联系在一起。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自我实现的过程,它具有多方面的规定性,包含四个层面的内涵,即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自由发展[25]。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理想的实现,需要对人的活动具有规律性的认识。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见,马克思将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与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教育在个人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与教育紧密结合,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功能观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

其次,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重要使命的关键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是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使命归宿,具有现代眼光、全球意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这种时代新人的培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26]。其二是将个人理想与家国担当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27]只有勇敢担当国家和民族历史责任的青年,才能更好地在青春激昂地奋斗中实现个人理想。其三是践行知行合一的价值理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九、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是新时期教育建设的根本依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包括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培养培训、专业发展、待遇提升等具有完整内在逻辑体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队伍建设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和中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逐步形成的”[28]思想体系。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从多个维度对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系统论述。他认为优秀的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幸运、学校的光荣、民族的希望,并从国家、民族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提出要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9]。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将教师喻为教育的源头活水,提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30]。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26]其次,对如何培养优秀教师,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持久的关注和系统的论述。他提出:“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9]对于如何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他提出,要“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找准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29]。再次,习近平总书记还十分关心教师的专业成长,对教师职业成长和人格提升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与期望。2023年,在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的教育家精神,并希望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31]。最后,习近平总书记还十分关注教师的生存境遇。他多次强调一定要“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1]。可以说,从“现实的人”出发论述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相关论述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特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教育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典范。

结语

科学理论体系的表述形式是一系列紧密相连的基本命题。“九个坚持”是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也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理论体系的基本命题。具体而言,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是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是逻辑主线,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是根本动力,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根本战略,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是根本依靠,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根本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学是根本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理论体系的逻辑旨归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这九个方面的“坚持”意涵深刻,分别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又相辅相成,使得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构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一条:周文鼎 杨子立|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继承和发展的过程 下一条:李鹏|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经验的理论总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