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研究成果>>正文

李宇阳|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理论体系

发布日期:2024-07-21 19:30  作者:  点击: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是源于实践并与时代同行、不断展开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开放性既体现在理论自身的开放,也体现在理论面向的开放。在新时代教育事业建设新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必将随着教育实践的深入推进而丰富发展,必将在推进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中彰显出更加强大的实践伟力。

【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理论体系;发展性;开放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1],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根本上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科学指引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党领导教育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篇。作为一个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具有在实践中不断展开、自我完善的理论品质。

一、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是一个不断展开的理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是随着实践和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展开的理论体系,理论的源泉和价值在于教育实践,理论创新的基础和目的在于服务教育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以大量原创性论述,把中国共产党人对教育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新高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筑起更为坚定的教育自信。

(一)新时代教育实践是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现实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对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P376)。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3]站在21世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教育正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壮阔实践,这既是中国教育事业的伟大进步,也是改造世界教育的伟大创举。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正是从新时代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提炼新概念、新范畴、新命题,作出新阐释、新表达,并进一步接受实践的检验。

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并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办好中国教育事业,如何以教育现代化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为世界教育带来新福祉与新启迪,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正是在对上述时代问题回应与解答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发展。简言之,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与中国教育事业的伟大实践相伴相生,它既是时代呼唤的产物,又是教育实践的果实。

(二)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发展性,与时俱进是其宝贵的理论品质。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坚持理论创新,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毛泽东曾指出:“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4](P187)《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同样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5]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这种发展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原点,继承、创新与发展了毛泽东教育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6]。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注重从五千多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教育思想,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7],“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8]。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不是封闭的“最终真理”,其在指导中国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扩展和深化,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三)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具有不断展开、不断发展的理论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具有与时代同行、不断展开、不断发展的特质。此处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为例,尝试揭示这一理论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多次就建设教育强国发表重要论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9]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1]。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一体化部署,指明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10]的任务。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激发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对教育、科技、人才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11]。2023年,在《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12],并阐释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意义、本质要求和重点任务。在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要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教育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教师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13]。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7]。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要“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14]。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呼吁,“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15]。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程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16]。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不断展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队伍建设思想。

二、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是一个开放式的理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开放性包含着三层意蕴。第一层意蕴是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这主要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不是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的理论。第二层意蕴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理论自身的开放,即在开放中兼收并蓄,在开放中实现对自身的超越。第三层意蕴体现在理论面向的开放,即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蕴含着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开辟了世界教育现代化的新图景与新境界”[17]

(一)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原因之一是具有开放性。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8](P66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19]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视野,并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一个理论的开放性、创新性和强大生命力,既取决于该理论满足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需要的程度,也取决于蕴含着什么样的内涵逻辑[20]。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之所以具有突出的开放性、创新性和强大生命力,主要在于其回应时代教育需要、传承中华文明、塑造中华文明的同时,又引领时代精神、揭示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升华教育实践智慧,展现了其深刻的内涵逻辑,从而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遵循。

(二)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体现了理论自身的开放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在开放中形成,并在开放中发展。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而这种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8]。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本土化才能落地生根,时代化才能充满生机。”[21]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加强本土化与时代化尤为重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既要“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10],更要结合中国教育实际,尊重中国教育的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从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进一步凝结了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对教育事业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又广泛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将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本土化改造,转化为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符合的教育要素。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在开放中实现了自我超越。“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19],同样,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教育实践的结晶,是中国教育智慧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之所以可以指引中国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就在于其占据了真理的制高点、实现了理论的自我超越。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教育论述仍将在实践中继续发展,继续彰显推动教育实践的巨大伟力。

(三)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体现了理论面向的开放

教育对外开放是不同国家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谋求共同发展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中国教育以更加开放自信自主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1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10]。这些重要论述凸显了大党大国领袖的天下情怀和责任担当。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愈加紧密,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愈加巨大,世界的发展也更加需要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希望在追求中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在教育方面,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努力发出中国声音,我们希望“将中国独有的教育成功方案升华为具有国际普适性的教育理论”[22],进而与世界各国共享中国教育发展成果,帮助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实现教育繁荣。

(四)在处理好自主与开放关系的基础上,实现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一方面,世界各国教育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深厚土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育活动、教育思想与教育制度。因此,世界上没有一种统一的教育发展模式,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轨迹,这种多元化的发展轨迹也铸就了世界各国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另一方面,虽然人类社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与模式,但在教育规律方面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也成为各国、各民族教育之间得以交流与借鉴的前提。

如果完全将国外教育理论视若无睹,那么我们会失去重要的理论参照,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将难以确认中国教育在世界教育中的位置,甚至可能会失去激发我们教育创新的外在动力。当然,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2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8]因此,对于西方的教育理论,不能盲从,不能让中国教育成为西方理论的注脚。既要推动西方教育理论本土化、中国化,更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理论,善于结合中国的教育实践,把中国教育经验上升为中国教育理论,以中国教育理论推动世界发展,为解决世界共同教育难题提供中国方案,从而实现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三、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19]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是与时代共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始终站在实践发展的前沿、反映教育实践发展需要,并在教育实践中开辟新道路,开创教育理论新境界。

(一)“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24]

中国教育日新月异,时时刻刻都处于发展的状态,理论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发现新问题、总结新规律,推进理论创新。正是在关注和解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中,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源源不断地形成新成果,不断谱写着教育发展新篇章。

具体来说,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在指导中国教育实践过程中,完成自身理论的历史使命。与此同时,时代在发展,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新的教育实践经验又不断上升成为新的理论,原有的理论得以进一步完善与更新。就是在这样不断地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可以永葆生机、获得了不竭的生命力,也可以始终确保中国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将在坚持中不断发展,也将在发展中不断坚持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飞跃,为加快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越向前发展,就越需要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只有始终以科学系统的、开放发展的理论为指引,才能推动中国教育取得更大成绩与更大进步。建成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引。这就更加需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为指引,不断强化理论创新自觉,不断推动理论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必将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与发展,必将在推进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中彰显出更加强大的实践伟力。

上一条:付卫东 胡依然 张 杉 | “双减”政策实施后谁在参加中小学学科类校外培训 下一条:周文鼎 杨子立|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继承和发展的过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