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研究成果>>正文

新时代陶行知研究的南京样本

发布日期:2022-11-26 15:06  作者:  点击: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始终坚持学术导向、科研导向,助推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2022年11月20日,市教科所、市陶研会承办主题为“新时代陶行知研究如何再上新台阶——来自南京‘生活·实践’教育实验学校的经验与启示”的学术活动,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等专家与会指导,旨在挖掘南京教育的历史底蕴,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为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南京样本。周洪宇指出,南京市四位校长(园长)都是在继承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将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现了南京校长的实践智慧。



 聚焦生活和实践,

重构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生态

(南京市第一中学 朱焱)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指引我们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宽广的胸怀围绕立德树人、培育新人开展我们的教育实践。陶行知的思想扎根于中国大地,根植于中华文化,南京正是行知先生开展“晓庄”教育实验的地方,因此,南京教育人继承和发展陶行知思想,进行教育改革和实践,是我们的使命。

历史逻辑:因陶行知教育思想影响和生长起来的南京一中

南京一中源于1907年创立的崇文学堂。老校长李清悚深受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影响,提出“儿童不仅求知,且求行”的号召和《学生十大信条》,即“学生是清洁的,快乐的,信实的,爱国家的……”。

可以说,南京一中的百年办学起步就带着陶行知思想的深刻印迹。百年一中把“求真”作为校训,这更是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名言在一中的凝练表达。

理论逻辑:理解由生活和实践带来的积极转向

“生活”的角度。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观点,使我们的教育从封闭向开放转向、从分割向整体转向。从学校生活走向社会生活,打开校门,到活泼泼的生活世界中学习和成长;从经验生活走向儿童生活,回归人本、回归儿童、回归体验,珍视个体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实践”的角度。实践是主客体之间发生关系的中介,也是主观能动性发生以及人的发展得以实现的根本方式。它使得我们的育人从接受走向建构,从方法走向价值。我们从这两个角度,重构学校生态,开展创新人才育人模式的研究和探索。

行动逻辑:重构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生态

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是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前提之下开展的教育实践,需要优化模式,重构生态。

1.课程重构:以“院士1课堂”为例

“院士1课堂”是南京一中在省青科协支持下开设了1年多的课程实验,属于七大课程群“求真系列”,计划三年内邀请100名院士科学家开设100节科技创新讲堂。截至目前,天体与地球化学家欧阳自远院士、物理学家武向平院士、人工智能研究专家周志华院士等20多位科学家相继开讲,学生们在科学家身边成长,学习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这项工作受到了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关注,并专题信息上报。

2.学习变革:以“江苏少年工程院”为例

2021年6月,联合江苏省工程师学会成立“江苏少年工程院”。一是面向全省中学生开展“崇文少年科学行”行动,由科学家、工程师引领同学们参加科技研学、国家重大项目研究、实验室参访。首批来自全省的40名“小院士”种子参加了这些项目,开启学习实践。二是“小院士”成果评价机制,在2年周期里获得18学时学分(有课程方案)、完成三项科技学习或研究任务并通过由5名院士组成的评审团答辩后,可获得“江苏少年工程院小院士”称号。这是一个以学习方式变革为目的、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综合平台,打破学科边界,走出校园地界,让创新自然而然地生发。

3.拔尖项目:以数理人才贯通培养实验项目为例

由市委市政府批准,南京一中于今年5月获批数理人才贯通培养项目,开办了数理班,为在数学、物理基础学科上有兴趣和潜质的学生实施贯通式培养,在课程实施、学习方式、评价机制、生涯规划方面进行整体探索,综合开展拔尖人才培养实践。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一座富矿,关于人才培养、科学教育,值得我们深入探求。2022年,学校成功立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新时代普通高中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我们将立足开展新时代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传承和发展陶行知思想作出南京教育人的努力和贡献。 


“我是小能手”:新时代儿童教育实践探索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吴玉国)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始建于1951年。1960年,周恩来总理亲临视察时高度称赞“人人动手,改造家园”的五老村精神。此后,一代又一代五小人,继承发扬丰富了五老村精神,逐步积淀了“敬文崇实,正道力行”的学校文化,积极实践“人人争当小能手,个个都是小能手”的教育理想,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科学开展“我是小能手”的实践教育。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是江苏省首批省级实验小学,一直走在区域教育实验的前列,是秦淮区小学生人数最多的公办学校,率先参与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的改革工作。2015年,三条巷小学并入五老村小学,三条巷小学的“实事求是,身体力行”的陶行知城市办学思想丰富了新五老村小学的学校文化。学校实施集团化办学管理,现有“五老村小学、马府街小学、中山小学、银龙花园学校、佳营小学、南外明远小学”等6所成员学校。      
“小能手”,是乐做事、会做事、做成事的新时代“小能手”。“乐做事”即在真实情境中学会主动承担合作;“会做事”即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做成事”即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积极开展“生活·实践”教育,制定“小能手阳光村落”计划,绘制教育行动图谱,具体开展四项行动:      
创设“小能手”专属生态联动场域。通过家校共建、牵手社区、区域推广等方式建立新型的家校社关系,构建具有班本、校本以及区域联动教育场域,联结劳动园地、科创中心、儿童影院等生态共生场域。      
创新“小能手”自主常规管理模式。引领儿童站在更高的维度去审视自我、反思自我。“岗位小能手计划”达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班级样态;“小能手生活宝典”,达成学生“行为有规范、决策有依据、评价有参照”;“小能手观察团”,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与能力。      
构建“小能手”育人特色课程体系。红色研学特色课程群,爱党爱国教育,涵育儿童生长势能;生活劳动实践课程群,践行“手比头高”,儿童在“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知”中实现生活的美好;电影校本课程群,全学科式电影研究与实践、儿童电影嘉年华以及智能化AR技术的电影育人,释放儿童创造潜能。      
打造“小能手”赋能课堂教学范式。“搭梯子”“找钥匙”“开窗户”让儿童自我建构、自主表达、自觉内化,改善教师的教学思维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学校是江苏省省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有5个市级优秀教研组,有16个市区集团名师工作室,主持开展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品格提升工程、内涵发展课程基地建设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足球先进示范学校”“全国电影教育实验学校”等荣誉称号。      
“我是小能手”的教育实践,关注儿童生存、生活与生命,努力打开敞亮开阔的教育空间、创造丰富多元的教育课程、展开整体关联的教育活动;科学构建儿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教育组织机制,学校努力在探索学校教育高质量运行体系中做出时代的贡献。      
五老村小学,教育的不老村,儿童的欢乐村,育人的智慧村,正努力把孩子培养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小能手!      



  新时代小先生:师生创造性成长的力学实践

(南京市力学小学 李琳)

南京市力学小学是爱国和平老人邵力子、傅学文先生于1947年创建,七十五年来,秉承“致力于学,学以成人”校训,赓续“力学报国”精神血脉,“研究创造”文化基因。在核心素养导向的全面育人新时代,师生创造性成长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力学表达和校本实践。学校挖掘和发展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新时代价值,立足儿童作为学习的真正主体,知识共享和创造以及未来接班人公共精神培育的角度开展了新时代小先生的实践行动。  
新时代小先生通过“小学生—小先生—大先生”的成长传递链机制,在具体实践中实现了“三个融合”。  
首先,与学校管理创新相融合。新时代小先生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被教育者”,在学校管理中,小先生渗透到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方方面面,“校史讲解员”“红领巾辅导员”“智慧教室小管家”等,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人人都是学校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师生在自主管理中勇敢做自己,创造性成长。  
其次,与育人方式变革相融合。儿童也是知识创造者,每位学生都可以成为学习之师。学校高度重视儿童、理解儿童、解放儿童,激发儿童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成立“小先生讲解团”,参与学校活动,甚至一些对外的交流汇报。课堂小先生开讲又让更多的儿童走到台前,体育课上小先生介绍“如何为体育健康测试进行准备”,数学课上小先生带领学生感受“身体尺”的神奇,领略比“秒”更小的时间单位……  
再次,是与课程教学改革相融合。进一步落实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理念,强化课程育人导向,全体学科老师指导小先生开讲,跨学科融合,创新综合育人方式。将“小先生开讲”有机嵌入学科教学各个流程、环节,以及评价中,研发“小先生开讲”教学评价机制,淡化结果评价,加强过程评价、表现性评价。  
新时代小先生深度挖掘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在创造性转化中实现了“三个提升”。  
第一,从形式到内容的提升。小先生站上讲台面对大家,形式的改变带来角色和视角的转变,从自身视角选择感兴趣的分享内容,呈现独特的与知识互动的能力;教师将小先生开讲内容与课堂教学设计相融合,课前、课中、课后,小先生参与教学全过程。五年级语文《田忌赛马》教学中,导入环节小先生开讲田忌第一次赛马的故事,总结环节教师设置给低年级同学讲故事的情境,两次小先生开讲,把学生和学习内容深度勾连。开讲中小先生或精心准备,或即兴生成,或提前预约,或毛遂自荐,丰富的选择性和自主性,提升了学生满满的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第二,从工具到儿童主体的提升。“小先生开讲”是儿童分享和展示的载体,更让儿童的主体性真正发挥,是对儿童创造力和开辟精神的深刻发现和高度尊重。开讲主题和内容由教师和儿童共同协商,或儿童自主确立。在“未来科学家行动”大主题小项目儿童研究中,学校开展了研究小问题“百问百答”征集活动,小先生们自主选择感兴趣、有妙招的好问题进行解答开讲,“你的问题,我来回答”,儿童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从知识传授到知识分享的提升。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小先生制,强调知识的即知即传、即学即教,运用小先生制实现知识的传授和普及。力学小学的创造性实践,针对信息社会的特点,基于新时代儿童的知识观,引导儿童学会分享知识,在对知识的分享中培养公共精神,创造性地挖掘了小先生制独特的育人价值。  
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学校培育创建了“‘力学·报国’创造性成长好教师团队”,申报了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生活实践理念下儿童公德培育的行动研究”,成功立项“十四五”省重点规划课题“指向创造性成长的儿童研究素养培育实践探索”。学校先后获得首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第五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2017年、202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0—2021年江苏省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新时代小先生的实践样态是力学小学基于中国本土优秀教育思想的发展性传承和创造性实践,是扎根儿童生活实现师生创造性成长的教育新样态。我们将立足已有研究成果,继续积极探索、深入实践,“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为“强国一代”培根铸魂,让他们竞相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传承生活教育,铸创生命迈幼

(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幼儿园 唐闽)

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幼儿园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幼儿园,坐落在古都南京东郊幕府山下,位于当年陶行知先生开展生活教育实践的主阵地——栖霞晓庄社区,是一所文化积淀浓厚、与时俱进的省级优质公办幼儿园。2014年开启集团化办园之路,目前已形成一园六址的办园规模。在办园实践中,浓厚的园所文化、良好的环境氛围、优化的课程建设、显著的科研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  
活力之源:九十载行知文化浸润  
1930年,陶行知先生委派其学生孙铭勋、戴自俺创办了迈皋桥幼稚园。创办人提出“从爱出发”“笑出真善美的世界”“凝视生活教育所放射的光芒”等彰显行知精神的大爱之言,简单朴实却富含教育哲理,对幼儿园浸润行知精神、传承生活教育思想、创生园本课程有着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幼儿园明确以“从爱出发”为园训,“爱的呵护 心的教育”为办园理念,构建亲生命课程体系,铸创园所品牌。  
强园之基:弦歌不辍课程建设  
九十二年前,孙铭勋先生以幼儿生活为中心,改革教育学制、内容及方法,实施全面发展的幼儿教育,努力实现生活教育理想。2010年,借助红山森林动物园资源,幼儿园以“动物特色”为突破口,开启探究生活教育新样态旅程。十年探索发展,幼儿园坚持生活教育主张,构建了涵盖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实施方式等为一体的亲生命课程体系与实施模式,实现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的园本转化与创新实践。  
基于园所文化传承及陶行知“六大解放”、“生活·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六种能力”等主张,幼儿园形成以“爱”为核心的理念共识、“做儿童生命成长的同行者”教师观、“相信儿童不可思议的生命力量”儿童观,提出“培育活泼泼儿童”育人目标。在幼儿园阶段,为幼儿打上会生活、能实践、爱学习、能自主、善合作、敢创新的生命底色。  
幼儿园以生活教育理念为支撑,全面思考课程各要素的联系和作用,着重加强统筹整合区域文化教育资源,加强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以亲生命课程为抓手,确立“主动性、连续性、交互性”三大课程原则,开发横向融通、纵向衔接的“亲自我、亲自然、亲社会”三大课程内容,构建生活教育课程图谱。同时创新幼儿园生活教育实施模式,开拓“现场学习”“儿童议事”“项目化实施”等特色样态,探索“经历—接纳—共创”的儿童学习路径,建构多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形成“诊断—回顾—调整—实践”的动态循环评价路径,实现评价的可视化。  
探索之路:四季耕耘硕果盈秋  
幼儿园先后荣获“江苏省教科研实验基地”“南京市陶行知思想研究会基地”“南京市德育示范基地学校”等称号。出版专著《亲生命教育——主题课程的项目化实施》;相关项目获得南京市第二届教育科研成果创新二等奖,并分别在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课程游戏化项目、南京市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南京市基础教育前瞻性项目中立项。  
真信笃行,不忘初心。亲生命课程的探寻紧跟时代步伐,饱含着对生活教育的传承与实践、彰显着对幼儿生命成长的思考,为儿童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教育生态。  




上一条:申国昌 贺鹏丽 | 陶行知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思想与实践研究 下一条:周洪宇 王会波 | 中小学课后服务功能如何优化——基于系统论视角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