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生活和实践,
重构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生态
(南京市第一中学 朱焱)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指引我们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宽广的胸怀围绕立德树人、培育新人开展我们的教育实践。陶行知的思想扎根于中国大地,根植于中华文化,南京正是行知先生开展“晓庄”教育实验的地方,因此,南京教育人继承和发展陶行知思想,进行教育改革和实践,是我们的使命。
历史逻辑:因陶行知教育思想影响和生长起来的南京一中
南京一中源于1907年创立的崇文学堂。老校长李清悚深受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影响,提出“儿童不仅求知,且求行”的号召和《学生十大信条》,即“学生是清洁的,快乐的,信实的,爱国家的……”。
可以说,南京一中的百年办学起步就带着陶行知思想的深刻印迹。百年一中把“求真”作为校训,这更是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名言在一中的凝练表达。
理论逻辑:理解由生活和实践带来的积极转向
“生活”的角度。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观点,使我们的教育从封闭向开放转向、从分割向整体转向。从学校生活走向社会生活,打开校门,到活泼泼的生活世界中学习和成长;从经验生活走向儿童生活,回归人本、回归儿童、回归体验,珍视个体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实践”的角度。实践是主客体之间发生关系的中介,也是主观能动性发生以及人的发展得以实现的根本方式。它使得我们的育人从接受走向建构,从方法走向价值。我们从这两个角度,重构学校生态,开展创新人才育人模式的研究和探索。
行动逻辑:重构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生态
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是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前提之下开展的教育实践,需要优化模式,重构生态。
1.课程重构:以“院士1课堂”为例
“院士1课堂”是南京一中在省青科协支持下开设了1年多的课程实验,属于七大课程群“求真系列”,计划三年内邀请100名院士科学家开设100节科技创新讲堂。截至目前,天体与地球化学家欧阳自远院士、物理学家武向平院士、人工智能研究专家周志华院士等20多位科学家相继开讲,学生们在科学家身边成长,学习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这项工作受到了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关注,并专题信息上报。
2.学习变革:以“江苏少年工程院”为例
2021年6月,联合江苏省工程师学会成立“江苏少年工程院”。一是面向全省中学生开展“崇文少年科学行”行动,由科学家、工程师引领同学们参加科技研学、国家重大项目研究、实验室参访。首批来自全省的40名“小院士”种子参加了这些项目,开启学习实践。二是“小院士”成果评价机制,在2年周期里获得18学时学分(有课程方案)、完成三项科技学习或研究任务并通过由5名院士组成的评审团答辩后,可获得“江苏少年工程院小院士”称号。这是一个以学习方式变革为目的、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综合平台,打破学科边界,走出校园地界,让创新自然而然地生发。
3.拔尖项目:以数理人才贯通培养实验项目为例
由市委市政府批准,南京一中于今年5月获批数理人才贯通培养项目,开办了数理班,为在数学、物理基础学科上有兴趣和潜质的学生实施贯通式培养,在课程实施、学习方式、评价机制、生涯规划方面进行整体探索,综合开展拔尖人才培养实践。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一座富矿,关于人才培养、科学教育,值得我们深入探求。2022年,学校成功立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新时代普通高中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我们将立足开展新时代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传承和发展陶行知思想作出南京教育人的努力和贡献。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始建于1951年。1960年,周恩来总理亲临视察时高度称赞“人人动手,改造家园”的五老村精神。此后,一代又一代五小人,继承发扬丰富了五老村精神,逐步积淀了“敬文崇实,正道力行”的学校文化,积极实践“人人争当小能手,个个都是小能手”的教育理想,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科学开展“我是小能手”的实践教育。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是江苏省首批省级实验小学,一直走在区域教育实验的前列,是秦淮区小学生人数最多的公办学校,率先参与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的改革工作。2015年,三条巷小学并入五老村小学,三条巷小学的“实事求是,身体力行”的陶行知城市办学思想丰富了新五老村小学的学校文化。学校实施集团化办学管理,现有“五老村小学、马府街小学、中山小学、银龙花园学校、佳营小学、南外明远小学”等6所成员学校。
“小能手”,是乐做事、会做事、做成事的新时代“小能手”。“乐做事”即在真实情境中学会主动承担合作;“会做事”即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做成事”即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积极开展“生活·实践”教育,制定“小能手阳光村落”计划,绘制教育行动图谱,具体开展四项行动:
创设“小能手”专属生态联动场域。通过家校共建、牵手社区、区域推广等方式建立新型的家校社关系,构建具有班本、校本以及区域联动教育场域,联结劳动园地、科创中心、儿童影院等生态共生场域。
创新“小能手”自主常规管理模式。引领儿童站在更高的维度去审视自我、反思自我。“岗位小能手计划”达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班级样态;“小能手生活宝典”,达成学生“行为有规范、决策有依据、评价有参照”;“小能手观察团”,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与能力。
构建“小能手”育人特色课程体系。红色研学特色课程群,爱党爱国教育,涵育儿童生长势能;生活劳动实践课程群,践行“手比头高”,儿童在“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知”中实现生活的美好;电影校本课程群,全学科式电影研究与实践、儿童电影嘉年华以及智能化AR技术的电影育人,释放儿童创造潜能。
打造“小能手”赋能课堂教学范式。“搭梯子”“找钥匙”“开窗户”让儿童自我建构、自主表达、自觉内化,改善教师的教学思维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学校是江苏省省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有5个市级优秀教研组,有16个市区集团名师工作室,主持开展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品格提升工程、内涵发展课程基地建设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足球先进示范学校”“全国电影教育实验学校”等荣誉称号。
“我是小能手”的教育实践,关注儿童生存、生活与生命,努力打开敞亮开阔的教育空间、创造丰富多元的教育课程、展开整体关联的教育活动;科学构建儿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教育组织机制,学校努力在探索学校教育高质量运行体系中做出时代的贡献。
五老村小学,教育的不老村,儿童的欢乐村,育人的智慧村,正努力把孩子培养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小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