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互动>>业界风采>>正文

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发布日期:2022-10-31 16:35  作者:周洪宇 李宇阳  点击:

[摘要]: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指向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需要的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效率、体系更加完备、更加丰富多样、更可持续发展、更为安全可靠的教育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迈向新征程的需要,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自身跨越发展的要求,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加快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应以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为抓手,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以构建支撑技能社会建设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为重点,建设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以构建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突破点,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以构建专业优质的教师教育体系为前提,建设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以完善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为切入点,建设高质量终身学习体系;以构建优质高效的保障体系为基础,建设高质量保障体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

[关键词]:高质量教育体系;新时代教育;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理念;系统观念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主题、新方向、新目标、新任务。2021年3月正式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明确了这一提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党和国家对未来教育发展做出的重大决定,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描绘了蓝图,为迈向教育发展新征程指明了方向,对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意义。由此可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中国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一、何谓: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涵

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纲要》精神以及新发展理念,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有着立体的层次、丰富的内涵。具体而言,它有三个层次。首先,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应明确其基本内涵、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其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还应明确其工作逻辑,涉及其工作宗旨和具体工作任务等。最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应明确其工作方面,即具体包含哪些工作体系。

(一)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本内涵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构建教育新格局的重要主题,这一教育工作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理念的深化,以及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更高追求。所谓“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指向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需要的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效率、体系更加完备、更加丰富多样、更可持续发展、更为安全可靠的教育体系。

“更高质量”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核心,它关注育人质量本身,体现了体系目标应有的特征。质量决定兴衰,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十四五”时期需要进一步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要求在满足学生“有学上”的基础上向学生“上好学”转化,努力做到学有优教。

“更加公平”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育质量是教育公平发展的内在价值追求,有质量的公平是教育公平发展的高层次目标。教育公平是教育质量的内在规定性,也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应协调发展、相互促进。通过提高质量、增加机会而实现的教育公平,更能提升公众对教育公平的获得感。

“更有效率”指向在既定的成本投入约束下实现更优的产出。它强调了教育对个人发展的贡献率更高、对国家发展的贡献率更高。此外,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服务全民的,注重“满足人民需要”,从这一层面来看,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必定是供需适配的,这也是“更有效率”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体系更加完备”强调了教育体系完备的重要性。体系的完备性是系统发挥功能的重要保障。在系统观念中,结构、体系的不完整将导致系统的衰败与崩溃。因此,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涵中必然包含“体系更加完备”这层含义。只有形成完备的教育体系,才能实现人人可学。从当前的各级各类教育来看,它们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协调发展,未来应继续完善各级各类教育,进一步加强各类教育之间的融合与协同。

“更加丰富多样”是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对教育的需求更加多样,而教育体系要能够适应这种需求的变化。一方面,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多样性的诉求;另一方面,继续支持和发展民办教育,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更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有三:其一,关注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力寻解决办法,努力做到教育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环境发展相协调;其二,各种教育资源投入可持续,具有发展不被中断、能抗住压力或曰“抗逆力”、“韧性”等内涵;其三,具有前瞻性,关注未来,以实现持续长远发展。

“更为安全可靠”具有稳定、不受疫情影响、不受意识形态干扰、让百姓信任的含义。不仅包括教育内容安全和服务安全,还包括对战争、疫情、自然灾害等各种风险加以预警。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体系的“更加安全可靠”尤其体现为国防等高科技要高度保密、知识产权不受侵犯、不受外来意识形态干扰等。

总之,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就是按照系统思维,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使之成为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需要的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效率、体系更加完备、更加丰富多样、更可持续发展、更为安全可靠的教育体系。

(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和教育公益性的原则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指导原则。

其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原则。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创新方面,创新是推动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源泉动力,有利于使中国教育充满活力。在协调方面,教育领域应重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教育之间协调发展,包括教育子体系之间的协调,以及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效益相协调。在绿色方面,主要体现为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着力减轻学生和教师负担,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开放有助于国家繁荣富强,也有助于我国由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依然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强大动力。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意味着坚持将人人共享优质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目的,既要实现教育公平,也要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

其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与外延式规模扩张、教育高速增长阶段着力解决“有学上”的需要有所不同,在内涵式发展、教育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人民需要的内涵大大扩展、结构也在悄然变化,不仅期盼吃好穿美,而且期盼拥有更好的教育,能够“上好学”。因此,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发展目标上更加凸显以人民为中心。

其三,坚持教育公益性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属性来看,教育既有产品属性,也有公益属性,教育公益性原则强调的是其公益属性。教育公益性原则既涉及民生福祉,又关系民族未来。从价值取向和质量内涵的相关性来看,教育公益性原则更多指向的是教育公平。在我国,教育的公益属性在任何时候都处于首要位置,教育公平不仅是我国教育制度的根本属性,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工作的价值底线。

(三)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工作逻辑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工作逻辑涉及建设工作需要遵循的宗旨与具体工作任务。

《纲要》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要求点明了党和国家的育人总方针,是“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工作宗旨。这一工作宗旨将各方面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措施统领起来,也将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新发展理念结合起来,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指南。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主要聚焦六项具体任务,即教育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教育创新能力得到新激活、教育服务贡献能力获得新提升、教育治理能力达到新水平、教育国际竞争力得到新增强、教育国际影响力达到新高度。其中,第一项任务“教育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是指总体任务,也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直观含义;第二项任务“教育创新能力得到新激活”体现了新发展理念,注重对创新能力的激发;第三项任务强调教育服务贡献能力的新提升,注重教育与经济的循环,特别是教育对经济的作用;第四项任务强调教育治理能力应达到的状态,这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保障;最后两项任务关注教育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得到增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让我国从“教育大国”变成“教育强国”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中国教育应逐步走向“双向国际化”:一方面,增强中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全面参与世界性教育质量评估,成为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另一方面,也要全面提升中国教育理论与模式的影响力。

(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具体内容

《纲要》针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师资队伍、教育改革等五大方面部署了具体内容,即“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化教育改革”,突出了方向引领和体系建构,体现出鲜明的全局观、系统观,为“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了行动指南。结合《纲要》具体内容,从学理角度看,上述的五大方面内容蕴含六大体系,即构建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体系、构建支撑技能社会建设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构建优质专业的教师教育体系、完善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和构建优质高效的保障体系。在这六大子体系中,基础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体系、高等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体系四个子体系体现了系统的层次性,教师教育体系和保障体系两个子体系是前面各个子体系的共同支撑体系,是推进高质量建设体系的助推器,是动力系统,对应于《纲要》中的“深化教育改革”。终身学习体系可以从外延上包括保障体系之外的其他体系。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与基础教育体系的关联最为密切,虽然不单独成为并列的六个子体系之一,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与基础教育子体系重叠性较高的相关子系统。

二、为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一)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迈向新征程的需要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在教育领域,必然要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纲要》明确提出,“展望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无论是建设什么强国,都需要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作支撑;无论是制定什么发展战略,都离不开教育发展强有力的支撑。建设教育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因此,应积极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以应对新的挑战。

新的发展阶段必然要有新的发展目标和新的发展任务,而要实现新的发展目标,完成新的发展任务,就要确定和遵循新的发展理念,追求新的发展质量。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内涵。这一发展理念深刻反映了新发展阶段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本质要求。新发展理念深深蕴含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让创新成为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教育之间协调发展;绿色成为教育发展的普遍形态;开放始终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教育发展的根本目的。

此外,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等一系列的变化,“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发展格局不只涉及中国经济领域,必然会涉及包括教育领域在内的中国社会各行各业。从新发展格局的内涵来看,要瞄准教育与经济之间、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循环,充分认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对新阶段人才强国建设、文化强国建设、科技强国建设、质量强国建设、国家安全建设、网络强国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关系社会发展全局各领域发展的战略意义,让高质量教育自觉成为新发展格局中的内生变量。

(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新时代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纲要》也明确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仍然存在,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在这一背景下,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环节。教育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教育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技术支持和理念支撑。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构建新发展格局需求,应继续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为各个领域培养造就更多的专业化、高素质人才。各个阶段教育的规模发展持续不断推进,以主动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从大到强的新趋势、新特点和新需求,形成新的发展观。因此,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进“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三)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教育自身跨越发展的要求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提升教育自身发展水平、跨越发展关口的迫切要求。一方面,从国内教育形势来看,教育自身需要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结合国外形势来看,中国需要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提升中国教育国际竞争力。

从国内教育形势来看,传统的规模发展之路存在发展粗放、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这不仅与未来的经济发展需要不相匹配,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如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存在资源投入不足、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尚未得到均衡,城乡教育发展仍有一定差距,学生睡眠不足、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不足等问题也持续存在;高中教育多样性不足;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亟待继续完善,师资力量有待增强;高等教育存在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顶尖学科不足、基础研究质量力量有限、教学科研评价体系亟待优化等问题,仍需推进内涵式发展;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环境尚未确立;家庭数字教育资源不均衡、由设备短缺所致的数字鸿沟问题同样较为突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教育自身的突围破局之道,旨在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向质量提升转变是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方向。

结合国外形势来看,世界上已经出现一些实力雄厚的教育强国,中国需要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提高教育国际竞争力。长江教育研究院《中国教育国际竞争力指数报告》(2021年版)选取世界各国中GDP达2000亿美元且全球竞争力排名前50位的38个国家开展教育竞争力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排名第十八位。虽然我国教育规模竞争力指数在绝对数量上居世界第一,但在相对数量上仍然与其他教育强国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教育资源竞争力指数相对偏低。这样的客观差距以及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继续优化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深化改革,巩固已有成果,不断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特别是要通过实施教育提质扩容工程,补短板、强弱项、兜底线、促公平,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的目标,努力使全国9亿左右劳动年龄人口在2025年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3年,通过教育拓展人口质量红利从而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争取到2035年,我国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为21世纪中叶中国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走在教育强国前列奠定牢固基石。

(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要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不仅是党和国家完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政治要求,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们渴望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正如古语所言,“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对人民美好期盼的回应。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特征;既是党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全面加强教育事业,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教育质量。”这些重要论述着眼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强调了办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民的发展这一基本价值取向。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可以增进民生福祉,缓解家庭教育压力,为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提供可靠保证。

三、如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路径

(一)以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为抓手,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

基础教育是强国之基,它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结合《纲要》中关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部署,推动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其一,多渠道扩大资源供给,提供更加公平优质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十四五”期间,努力将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85.2%提升到90%以上。其二,统筹协调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一体化发展,全面科学地提高保教质量。其三,建立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保证长效投入。其四,提高学前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模式。其五,建立和完善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补助标准,加大扶持力度。其六,科学评估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存量,因地制宜选择托育服务模式。

二是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其一,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继续支持新增教育资源重点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倾斜,推进城乡、不同区域和学校之间教育的协调发展。其二,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增加教师队伍建设经费。其三,进一步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等弱势群体的义务教育机会和质量。其四,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其五,落实学生作业减负政策,规范管理校外培训和增强课后服务供给,提高义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其六,多途径减轻教师负担,释放中小学教师活力。

三是推进高中阶段教育高质量发展。其一,多措并举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高中阶段的教育普及水平。“十四五”期间,着力将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91.2%提高到92%以上。其二,鼓励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探索综合高中、特色高中和职普融通等多种办学模式,促进学校特色化多样化发展,为学生成才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其三,以育人方式改革为重点推动普通高中深度变革,注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鼓励学生创新,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其四,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其五,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支持并加强高中学校特色建设。

此外,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要继续扩大特殊教育资源总量,加大对贫困地区特殊教育支持力度,提高特殊教育的教学质量,实施让残疾儿童少年学以致用的教育,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将民族地区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范围予以优先保障,努力实现民族地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同时按照《纲要》要求,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构建一个开放、融合的民族教育体系。《建议》首次以中央全会文件形式要求完善专门教育保障机制,这将明确政府主责,使其把专门学校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所有未成年人的关爱。为此,要进一步加大专门教育支持力度,在投入、师资和政策方面给予大力倾斜。

(二)以构建支撑技能社会建设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为重点,建设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在新发展阶段,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变革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的需求在不断提升,中国需要加强技能建设,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纲要》指出:“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到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是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其一,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修订,进而依法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其二,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实现“三统一”和“三整合”。“三统一”即学历与证书的统一、理论与实操的统一、学历培养的系统教学目标与就业培训的教学模块的统一;“三整合”即教育与培训资源配置的统一整合、教育与培训专业的分类整合、教育与培训等级衔接的有机整合。

二是深入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现职业教育和培训学校系统管理的有机统一。将职业教育资源系统整合起来,避免出现行政分割、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现象。统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管理,继续强化职业教育的培训功能,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重,实现培养培训一体化。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推动职业培训市场发育,并以准入制的有效标准去评估、监督、规范培训市场。

三是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其一,探索以应用为核心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拓展到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更多专业和行业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其二,坚持集中全社会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从舆论宣传、立法、行政、经费等方面为中国特色学徒制提供全面保障。其三,要形成体系性的评价标准和监测体系,对学徒制实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价,推动中国特色学徒制的高质量运行。

四是深化统筹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其一,鼓励各校开展志愿填报互通、学籍互转、学分互认、学科互学的普职互通工作,探索区域内普职两类学校师资、设备、场地共享的新模式,打通学生跨校选课、认定学分的制度通道。其二,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的制度和法规;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引导各地结合区域功能和产业特点,探索差别化职业教育发展路径;还要注重发挥产业企业的主体作用。

五是以点带面,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教育学院和学科,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继续实施“双高计划”,继续落实提质培优十大行动,深入总结推广“1+X”证书制度试点,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着力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服务能力和国际影响,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六是聚焦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改革中高职育人方式,提高育人质量。职业教育具有自己的类型特色,应体现自己的特点,即贴近职业、服务就业。防止只重视技术之“器”的单一技能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具备高尚人格、道德情操和技术职业能力与操守的“生命人”“技术人”“职业人”,以器成道,在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改革中实现“生命自觉”。

(三)以构建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突破点,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阶段,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五大职能。在新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作用已经从基础支撑发展到支撑引领并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纲要》也提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支持发展高水平研究大学”“推进基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这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动员令,也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最紧迫的任务。推动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在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优化高等院校层次、类别、结构,构建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格局。力争到202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升到60%。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类别、结构中存在在的问题,应推动高等教育分类管理,既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培养国家急需的尖端的、创新的、能够引领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又培养大量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在结构不断优化过程中使得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二是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健全质量评价体系。在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高等院校办学自主权。努力形成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体系,通过做好高等教育评估认证监测工作来支撑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三是推进高校办学主体多元化,创新高等教育发展动力。从办学主体的角度看,应不断完善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通过办学主体多元化,创新发展动力,使数千所高等院校组成一个多样化的有效率的高等教育体系,满足数以亿计受教育者千差万别的需求,在有限资源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四是加强“双一流”和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提高各类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十四五”期间,应健全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机制,搭建集成攻关大平台,实现重大突破,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增强学科的创新能力,加强对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

五是坚持开放的发展理念,优化教育对外开放布局。其一,进一步提升教育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大力提升来华留学教育层次,着力提高国际交流合作质量,积极鼓励与国外高水平教育机构合作开展研究。其二,提高教育对外开放的针对性,规范出国留学服务,完善出国留学预警机制,妥善应对疫情对出国留学的不利影响。其三,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促进全球教育思想、教育体系和教育标准建设。

六是调整经济资源和教育资源布局,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其一,发展经济是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措施。唯有缩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才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相对平衡。其二,优化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推进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振兴。其三,除了弥补短板以外,为了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还要继续发挥已有资源的优势。

(四)以构建专业优质的教师教育体系为前提,建设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

《纲要》明确指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教师教育体系位于人才培养体系的上游,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的核心体系。因此,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发力点。

一是根据教育发展需要,提升培养培训体系的层次。从总体来看,本科教师教育和硕士及以上教师教育都应得到加强。具体到各级各类教育,应稳步推动幼儿园教师专科化、小学和初中教师本科化、高中教师研究生化,扩大师范类专业本硕连读的比例,扩大教育硕士、教育博士的培养规模。

二是注重协同创新,建立开放协调联动的教师教育体系。其一,进一步缩减区域之间教师培养培训质量的差距,保证国家教师队伍的总体质量和水平。其二,不同类型的教师教育机构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着眼于应当培养培训的教师品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强化自己的教师教育办学特色,从而培养出多类型、多层次和多规格的教师。其三,教师教育相关主体应紧密合作,实现高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

三是加大对落后地区所需教师的定向培养和精准培训,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其一,准确把握落后地区的教师教育需求。对于乡村教师培养来说,应注意将农村地域文化融入相关课程,提高教师的相关素养。其二,在定向培养的具体建设路径方面,可考虑通过严格筛选后,让部分地方师范院校升级改造,主要服务于农村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其三,进一步研究制约定向培养机制发挥最优效率的因素,基于乡村学校需求精准打造乡村全科教师。

四是确定教师教书育人素质目标,通过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严把培养培训质量。其一,将反思能力、研究能力、教育判断力、评价能力等素养融入职前教师教育标准建设和在职培训标准建设中。其二,建立完善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其中包括完善的教师资格和国家统一考试制度、师范生生源质量保障制度、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学标准制度、师范类专业质量认证和评估制度等。其三,设立专门的教师教育质量管理机构,在原有的三级五类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基础上开展更多工作,鼓励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评价工作。

五是构建“互联网+”教师教育体系,以信息化助力教师教育发展。一方面,构建国家在线教师教育体系,形成“互联网+”教师教育体系,将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师教育的课程、教学、实践等不同环节中。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将信息技术用于线下教师的反思实践之中,以帮助教师提升反思能力。

(五)以完善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为切入点,建设高质量终身学习体系

进入新时代和步入新发展阶段后,党和政府及社会对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终身学习体系向更加多元包容、开放灵活、沟通衔接的方向发展,多途径切实提高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需求的能力。为实现2035年“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的目标,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终身学习体系。

一是建立专门的终身学习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统筹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工作。要从管理体制上统筹、协调和指导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终身学习体系。应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对相互分离的部门统一规划、协调管理,从制度层面予以规范,为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提供行政保障和机构保障。

二是加快推进终身学习立法工作,组织制定终身学习促进法。应将制定终身学习促进法纳入国家“十四五”立法规划,尽快开展立法调研,启动终身学习促进法起草工作。依靠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和规范性,从法律上确立继续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并明确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还应依法强化各类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条件保障,加强执法监督;健全劳动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切实推进劳动者持证上岗制度。

三是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构建更加完备的终身学习体系。根据系统观念,应聚焦薄弱环节,分重点领域夯实教育基础,整合终身学习资源。具体包括: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继续教育灵活多样;特殊教育向融合教育和医教结合方向发展。通过加强宣传,使得学校和社会各界更加重视继续教育体系。此外,非正式学习应更加注重通过借助高效、泛在、普惠的信息传播渠道,提供更优质且精准化的个性服务。

四是推进和完善“学分银行”等制度,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继续推进多种学习成果互认的学分银行试点,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和规划“学分银行”制度。加大新型“学分银行”建设,由国家建立基于学习权益和学习通券的“学分银行”体系,以适应未来学习模式,鼓励全民终身学习。特别地指出,应该以“互联网+教育”这一新型教育形式为契机,借助区块链技术,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探索建立网络学习学分认定和学分转换等制度。

五是大力发展继续教育,高质量推进非学历教育和社区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不仅服务适龄青少年儿童,还要服务其他年龄群体。应动员各种类型的教育机构,提供继续教育和培训服务。除了继续教育机构之外,中等职业学校和各类高等学校都要积极发挥其在继续教育方面的作用,以满足全民终身学习需求。非学历教育应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的服务模式。社区教育应积极发挥其综合作用,加强老年大学与社区合作,通过模式创新推动社区教育发展。

六是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合力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政府应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推动继续教育规范与创新,在深度调整既有利益格局的同时,推动模式创新与路径建设。各级各类学校要发挥所长,共同参与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积极应用信息化手段,扩大高等教育覆盖的学习群体,使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能够服务更多个体。鼓励各类企业同职业院校之间建立终身教育与培训的联合机构,着力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资源的作用,开展全民终身学习相关活动,形成社会资源共享机制。

七是有效利用教育信息化成果,推进线上线下学习的深度融合。要充分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加强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的融合,协调虚拟网络与实体平台的运作,为各种各样的学习者提供更为便捷有效的学习条件。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完善利益分配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六)以构建优质高效的保障体系为基础,建设高质量保障体系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保障体系建设必不可少,而且该保障体系必须是优质高效的。高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财政保障机制、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健全法制保障机制以及健全信息技术保障机制等。其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前文已作为工作体系详细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在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下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事业的根本保证,要始终坚持党管办学方向、管改革发展、管干部、管人才,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使教育领域成为党领导的坚强阵地。“十四五”期间,应进一步完善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加强党的领导。在学校治理体系建设上,要不断健全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各级各类学校管理者要将党的领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刻牢记教育的发展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并使其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管理者的自发行为。

二是健全教育投入的长效保障机制。一方面,建立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长效保障机制,保证经费总量和增量充足。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应继续保持在4%以上,并逐步达到4.5%。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在“十四五”期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稳定在4.2%以上,2026—2030年应稳定在4.3%以上,2031—2035年应稳定在4.4%以上,2036—2050年应稳定在4.5%以上。同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社会民间教育投入,使之达到GDP的2.5%左右,两者相加达到7%及以上水平。国家还应明确规定教育财政支出维持在地方财政支出的15%—20%,并将其明确写入教育法。另一方面,建立质量导向的投入管理机制,优化教育投入结构和提高经费支出效率。具体来说,应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优先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增加对薄弱环节的投入;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强化经费绩效管理,提升内外部效率。

三是加快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在高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尤其应注重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加快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强化标准对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支撑引领作用,统筹其他机制改革。其一,成立国家层面的教育质量管理机构,统筹标准制定和组织评估等工作。其二,加快完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体系,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其三,基于教育质量标准,健全“破五唯”的教育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四是健全法制保障机制。当前应加快审议通过实施家庭教育法、学前教育法,修订完善职业教育法、教师法、学位条例(法)等。“十四五”期间,应尽快形成基本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继续修订完善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制定学校安全法、终身学习促进法、特殊教育法,启动教育法典编纂工作。促进教育法律法规与其他法律法规有机对接,推进其他领域和地方法规与教育法律法规有机对接。

五是健全信息技术保障机制。推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现代教育教学的融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育现代化。其一,加快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信息基础设施保障,以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现代化。其二,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健全国家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其三,继续加强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实施“教育数字基建”工程。其四,全面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探索“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

《纲要》明确指出“深化教育改革”。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一,应坚持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主要包括:坚持全面发展观念,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坚持人人成才观念,有教无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坚持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坚持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初中、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配合,打造体系开放、渠道互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二,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学生创新。政府出台相关措施,为学生创新提供政策支持;政府和学校联合社会力量为学生营造良好创新氛围,搭建创新平台;学校和家庭保护好学生好奇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创新。其三,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指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根据具体的培养要求,进一步完善课程教材体系。另一方面,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注重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在实际教学中创新教育方法。

二是加快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考试评价体系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十四五”期间,应继续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五唯”顽瘴痼疾,争取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规范中高考的招生秩序,强化招生管理工作。结合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相关政策。弱化单一维度评价标准的使用范围,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构建一个共担其职、各担其责的教育生态。加大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力度,健全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全面考察学生的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推动高校公平、科学选拔学生。

三是加快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就民办学校而言,应继续实行分类管理,并逐步建立完善的民办学校法人制度,促进和规范我国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其一,继续推进对民办教育的分类管理。通过制定更加明确有力的引导性政策,建立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管框架等,促使民办学校完成组织属性转换。同时,鼓励民办学校按照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种组织属性,开展学校制度改革创新,探索新的民办教育发展路径。其二,依法规范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民办学校事业法人身份,解决因法人属性导致的不平等矛盾。进一步依法建立完整独立的产权制度、民主科学的决策制度、高效专业的执行制度以及互相制衡的监督制度。其三,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扶持和奖励力度,制定相应的奖励规章,促进民办教育的长足发展。此外,在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进一步推进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管理改革,以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多方改革的积极性。

四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依法保障和扩大各级各类学校的法定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激发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活力。鼓励和引导家长、学生、社会公众参与学校治理,逐步形成由教师、家长、学生、社区代表和教育专家等多元主体参与学校治理的局面。在广泛征求、听取各方面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集体研究制定学校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校务公开的透明度,有效保障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公众对学校重大决议的知情权;完善学校内部评价机制,在学校开展自我评价的同时,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逐步建立更加科学公正的教育监督评价体系。此外,鉴于信任的重要性,教育主体之间需要进行有效沟通、长效合作,防止教育主体之间信任度撕裂。

五是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其一,继续实施简政放权,推进政府教育行政职能转变,简化审批服务程序,实施“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三个清单管理制度,切实方便学校和群众办事。其二,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的活力,采取有效的社会组织激励约束机制,继续提升社会组织教育参与能力。其三,逐步扩大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范围,并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提升校长职业的专业化水平;同时继续探索教育家办学,鼓励和支持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成长为卓越教育家。其四,增强标准意识和标准观念,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其五,以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为支撑,构建“互联网+”教育监管新体制。其六,完善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构建“全国教育信息化‘业务统一’和‘数据统一’的‘两统一’机制”,提高教育决策精确性。其七,建立教育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制度,保障教育管理者的素质。其八,提高教育督导权威性和实效性,保障落实效力。在监管的同时,还要注意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真正做到以教育治理现代化支持教育现代化,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

上一条:周光礼: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共同支撑高质量发展 下一条:四十年的学术坚守与传承创新——访《陶行知年谱长编》撰著者周洪宇教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