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2024广州·长江教育论坛暨第二届“促进教育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更好结合”学术论坛在华南师范大学举办,云集全国多位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研讨教育事业及其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建言献策。
此次论坛由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长江教育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联合主办。
现场,专家们建议,教育改革发展要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高校要与时俱进探索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增强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教育改革发展不能“自娱自乐”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
当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据2023年6月统计数据,我国内地高等学校共3072所,毛入学率为60.2%。如何推动“大规模”向“高质量”迈进,是专家们正在思考的问题。
“教育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更好结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形态。”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表示,教育改革发展不能“自娱自乐”,而要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充分结合,才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谢维和举例,某高校组建战略发展委员会,聘请了数十位来自科技界、企业界及其他领域的专家,共同讨论学校建设发展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立足全局、各界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所需充分对接,使教育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他说。
不过,高校改革与现实需求之间的“代沟”并不鲜见。
厦门大学原副校长邬大光坦言,不少高校每隔4年修订一次教学计划,形成了固定规律,有时便容易陷入刻板甚至经验主义,忽视、脱离了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跳出教育看教育,才能把准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定位和方向。
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提及,在历次党代会报告中,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内容往往是分开表述、各有侧重,直至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章阐释并进行一体化部署,其在当前发展形势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加快推动“人力”变“人才”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
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眭依凡观察到,部分应用型高校过分对标研究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脱离了自身定位和发展实际,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研究型高校与应用型高校有何不同?前者瞄准的是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后者则重点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要办好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必须明确办学定位,建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眭依凡说。
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要做好人才这篇文章。据统计,我国7亿多劳动总人口中,仅7%为高技术技能人才;我国研发人员总数长期位居世界首位,却不少处于研发水准不高的平台。
“核心技术要靠自主研发,高层次人才也要靠自主培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雅特聘教授蒋凯认为,亟需大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加快推动“人力”变“人才”。
实现人才自主培养,离不开创新能力培育。
何为创新?“能解决问题,才是创新。”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马陆亭看来,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社会不断加大对一流大学的期望值,根本上是源自于对创新人才及成果的渴望。
在近几年的学科改革中也可见一斑:比如2023年初,《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印发,提出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当前,部分高校已率先迈开步子,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新路径。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创新组建功能枢纽、信息枢纽、系统枢纽和社会枢纽等4个连接多个学科的枢纽,每个枢纽均有多个以新兴领域为研究方向和重点的学域,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致力于培养能够应对社会变化的高质量人才。
深圳大学教育学部特聘教授李树英建议,高校应坚持与时俱进、灵活探索,持续创新学校的营运模式、组织架构、人才培养方案、教师理念等,推动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科技发展、经济社会建设对人才的动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