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互动>>基地动态>>正文

著名教育史专家田正平教授做客华中师范大学

发布日期:2018-10-24 15:25  作者:  点击:

(通讯员;申慧宁 编辑:陈棋)20181023日下午,由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主办的第27期“博导论坛”在田家炳教学楼601教室成功举办。全国著名教育史学家、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原院长、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田正平先生应邀以“鸦片战争前后一位乡村塾师的生活世界——《管庭芬日记》阅读札记”为题做了近三个小时的学术报告。论坛由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申国昌教授主持。

田正平教授从三个方面讲述了晚清浙江海宁乡村塾师管庭芬的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并以此为切入点就鸦片战争时期分布在广大城镇乡村社会下层的士人如何应对“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做了深入探索。首先,在“升斗馆谷以糊口”部分,田教授从管庭芬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塾馆生活以及收支情况等方面介绍了其作为19世纪中叶一位普通乡村塾师的日常生活;其次,在“何年方听鹿鸣歌”部分,田正平教授主要分析了管庭芬的科考经历,从青壮年时期的有考必试、屡败屡考,到年老体衰后仍然念念于兹,总结这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历史的惯性使然;再次,在“秋风不惊堂前燕”部分,田教授通过概括管庭芬的西方印象以及其对英军入侵和太平天国起义的看法描述了当时下层知识分子面对社会大变革时的麻木。田正平教授总结道,《管庭芬日记》为加深理解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起步时期士人的生活世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亦有助于从更深的层次分析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起步维艰的原因。

演讲结束,大家争相向田正平教授提问。博士后刑欢率先请田教授分享他本研究的研究视角与契机。田教授认为,在教育史研究领域中大多以精英人物的教育思想和重要教育事件为主,对基层小人物的关注较少;且研究载体以官方史料为主,较少关注人物的心理与心态,日记作为人物心态的重要载体具有很高且极真的研究价值。2016级博士生唐子雯就以管庭芬作为研究对象是否仅仅是个案而不具备代表性提出疑问。田正平教授认为,《管庭芬日记》一百三十多万字,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具有极强的代表性,且在做此研究时也查阅了包括资料汇编、同时代他人日记等史料。2016级教育史博士生王配结合其博士论文请教田教授心态史学以及情感史学的区别。田教授认为,二者都是中性词,很难区分开。“心态”包含更广,是基础性的东西,“情感”则是短暂性情绪的爆发,不必追求字面上的区别。最后,邢欢和田教授探讨,现代人作为后来者能知晓当时时代的巨变与紧迫,但下层士人是局中人,是否可以不苛求他们无所作为。田教授解释说,此研究并非批判他们,仅是想以此说明当时的文人都对局势麻木,那普通老百姓的状态就可以想象,继而对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起步艰难的原因进行深入探析。


最后,申国昌副院长做了总评。他说田教授作为教育史研究范式的引领者与开拓者,推动了教育史研究视角从宏观、高层、精英转向微观、基层、民众。本研究以一个普通乡村教师为切入点,展现了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乡村士人的生活场景,并得出结论,由于这些民间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与转型时期麻木不仁,说明当时社会变革没能触动社会下层民众,因而导致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步履维艰。其研究视角独特、史料翔实、内容丰富、讲述生动、观点鲜明、鲜活有趣,使师生收益良多。

上一条:湖北省陶行知研会暨教育史学会成功举办学术研讨会 下一条:周洪宇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建设教育强国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开题报告会在京成功举办

关闭